|
亞洲出口是否已站穩復甦腳步?2017/01/26Anthony Chan 亞洲主權策略分析師-全球經濟研究 亞洲出口貿易的長期萎縮走勢可望即將告一段落,但各國的改善幅度仍然不一,且結構性挑戰亦阻礙了成長循環的穩定性。此外,全球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亦可能使得製造業者害怕進行投資,進而限制了出口復甦對整體經濟所帶來的助益。 2016年第四季起,無論是亞洲或成熟市場,製造業活動相關指標(例如採購經理人指數、出口訂單指數與貿易流量等) 均表現優於市場預期,顯示自2015年中旬以來,全球貿易週期的長期下滑趨勢,可能即將觸底回穩。 儘管如此,近期出口貿易的改善程度僅能彌補過去幾個季度的負成長。有鑑於目前復甦動能依然有限,加上終端消費需求仍尚未站穩腳步,聯博對於目前出口貿易復甦穩定程度仍抱持審慎的態度,且預期製造業的復甦對於2017年亞洲整體經濟增長、通膨以及貨幣政策的影響仍然有限。 貿易活動復甦的力道不一審慎看待出口復甦表現的首要原因在於各國出口成長力道到目前為止仍相當不平均。近幾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化,使得電子產品成為帶動亞洲出口的復甦力道。相較之下,其他項目的出口成長率自2012年起便大多停滯不前 。 近期出口表現的改善同樣也是受到電子產品需求的帶動。然而,情況確有些不同:台灣與韓國兩大主要電子產品出口國的表現分歧。目前台灣出口貿易的成長動能較過去成長週期更加穩定,接連成長的力道持續優於韓國 。相較之下,韓國的出口表現尚未出現明確的擴張跡象,部分原因可能在於韓國廠商大舉召回有瑕疵的智慧型手機,同時間台灣企業則適時填補了智慧型手機需求的空缺。 然而以復甦的幅度而言,即使台灣電子產品的出口表現僅回到兩年前的水準,韓國仍較先前的高峰衰退約10%,因此目前仍無法確定電子產品出口週期的穩定程度。事實上,Gartner等產業研究機構預期2017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量將不會有太大的成長,因為市場已經飽和且產品缺乏創新。 整體而言,無論是以產品別或國家別來看,出口復甦的力道皆不均勻,顯示僅有特定、個別的供應鏈能夠受惠於需求的復甦,與過去相比,對於整體區域經濟成長的助益相對有限。 終端需求仍舊不振令我們抱持審慎態度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全球終端需求仍舊不振。以進口需求的總量來看,去除原物料價格波動的因素,新興市場的需求自2013年起便停滯不前;儘管成熟市場的需求在2013年至2015年間持續增長,但在那之後仍同樣原地踏步 。 過去幾十年來,新興市場一直是全球貿易成長的主要動能,但受中國債臺高築引發的經濟成長風險的影響,需求增長可能因此受限。成熟市場的進口需求則一直與製造業的產出呈現高度相關,但目前為止製造業活動仍無改善的跡象。 本文未完,了解更多請下載PDF
本資訊僅供參考,實際數據以官方公佈資料為準。 本站自當盡力為客戶提供正確的意見及消息,但如有錯漏或疏忽,本站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