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美國聯準會祭出量化寬鬆的政策,利用大量印鈔票支撐美國經濟情勢,
就像是快要摔倒的病人突然抓住一根拐杖,有了站起來甚至往前行的力量。
然而隨著美國聯準會逐步停止量化寬鬆規模,
就像醫生把拐杖拿開以致病人少了支撐力量,走起路來難免搖搖晃晃,
同時卻也宣告了身體以復原、接下來足以靠自己的動力往前進。
接下來幾年,股價已經回歸基本面,不會有前幾年強力反彈的暴衝,
美國經濟走勢會漸趨和緩,但仍是正面成長格局,
在有限的指數空間裡,選股就更加重要了。
影響所及,歐洲和日本仍舊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期經濟持續復甦,
我們期待今年加拿大、日本、英國、歐陸已開發國家的股市都會有相當程度的表現。
知名的投資大師 約翰坦伯頓 (Sir John Templeton) 曾說過一段大家耳熟能詳的話:
「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毀滅。」
(Bull markets are born on pessimism, grown on skepticism, mature on optimism, and die on euphoria.)
中國一向是亞洲經濟成長的火車頭,然而2013年開始就不斷有經濟指標顯示中國成長趨緩,
過去這2年間,大家普遍憂慮中國的信用泡沫、經濟衰退、硬著陸、GDP未能保8等議題,
中國股市也持續低迷了好一陣子,目前處於價值低估的階段,接近5年前金融海嘯時的價格。
MSCI中國指數
的平均本益比已經接近成立以來的低檔、
香港恆生國企指數
也接近20年來的低點,
在全世界大半國家都是溢價的情況下,中國股價相對偏低。
大部分的美國投資人憂慮中國經濟前景,紛紛贖回持有的中國基金,
美國發行的中國基金規模在這幾年已縮減了一半。
當一切悲觀的想法陸續出籠,這不正是坦伯頓爵士認為最佳的投資起點嗎?
的確,未來中國經濟確定將走緩,各界憂慮的問題也是真的 (但已不是新聞了),
通常是突發事件會造成市場大波動、而非大家都已熟知的老問題。
硬著陸與泡沫化也許是過度悲觀,
中國政府除了極力遏制槓桿風險、打消影子銀行信貸、社會融資總額,
M2貨幣供給成長率逐漸趨緩,亦公布各項刺激經濟措施,例如西部高鐵建設、減稅方案,
所謂的不利消息,已經流傳到眾人皆知、造成預期心理,似乎抵消了應有的負面影響。
但是請不要誤解,認為我們建議買進中國知名大型股,
相反地,請避開與中國GDP連結的大型銀行股與國企股票。
近幾年中國人工薪水上漲、內需消費產業大量興起,
所以也別碰那些原本靠中國低成本人工賺錢、出口導向的公司。
我們認為,今年會是起伏的一年,前半年尤其波動較大,例如
第一季 GDP 7.4%、三月出口下滑 6.6%、一些債務到期的問題,
因此我們建議避開出口相關的股票,轉向網路消費、科技創新的領域。
高盛(Goldman Sachs)預測在 2013-2018年間,中國的 e-commerce
產業每年將有 24% 平均年成長率。
事實上 2013 年光棍節網購規模超過80%的成長幅度,
甚至有機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網路零售交易龍頭。
在此情況下,還是有許多新興優質的中小型公司值得期待,
挑選中國基金也請留意基金主要持股,OTC會比大型上市股更吸引人,
例如網購業 e-commerce、IT產業、醫藥護理、中國本土品牌,
甚至隨著環保和節能議題而興起的環保綠能相關股票。
若您回顧以往就會發現,當悲觀氣氛到極點時,往往也是開始買進的最佳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