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和通膨環境,讓亞洲央行得以專注成長風險2015/12/10Anthony Chan 亞洲主權策略分析師-全球經濟研究 市場擔心食物與石油價格可能很快會扭轉其跌勢,進而影響亞洲剛剛萌芽的貨幣寬鬆循環,但此看法可能有些多慮。鑒於國內需求疲弱,出口也欲振乏力,聯博認為亞洲各國央行仍將聚焦於經濟成長的下檔風險。由於石油與食物價格偏低造成通貨膨脹持續減緩的情況,再加上持續衰退的成長展望,導致亞洲多國央行在2015年採取了貨幣寬鬆的政策。但是在極低的價格基期之下,金融市場開始擔心敘利亞日益升高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會導致油價反彈,而氣候上的聖嬰現象則可能影響食物供給,造成通膨趨勢再起,讓亞洲才開始的貨幣寬鬆循環在2016年受到衝擊。 不過,聯博認為大部分亞洲國家疲弱不振的國內需求顯示,即使石油和食品價格有所上漲,也不太可能出現第二波的通膨傳導效應。各國央行應該不會受到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數字影響,並且未來幾季會將經濟成長的放緩視為更為迫切的問題。 石油並非主導的因素在兩個可能導致通膨的因素當中,原油在未來幾個月的波動性可能較高,主要是因為東歐與中東地區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所造成的影響。但是,油價本身卻不太可能讓通貨膨脹減緩的趨勢出現反轉。 如果深入分析亞洲通貨膨脹的組成因素,會發現油價(也就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當中被廣義列為「運輸成本」的部分),一直以來都不是總體通膨的主要驅動因素(圖一)。 事實上,自全球金融風暴以來,石油對CPI通膨的貢獻度不到一個百分點,不過油價最近幾個月的走弱確實使得CPI通膨降低了約0.5個百分點。簡單的情境分析顯示,即使布蘭特原油反彈至市場預期價格區間的上緣,亦即每桶76美元的水準,其對通膨的影響程度也只和2011年相仿,當年讓總體CPI增長了約0.7個百分點。 疲弱的需求成為焦點從貨幣主管機關的角度來看,核心通膨仍處於景氣循環的低點(圖四),而負的產出缺口也在擴大當中,顯示其經濟表現低於潛在成長的水準。因此,央行可能不會受到總體CPI的短期數據影響,仍舊將經濟成長視為其首要之務。 整體而言,成長的放緩和偏低的核心通膨應能持續為本地貨幣計價債券市場提供支撐。聯博相信亞洲的貨幣寬鬆循環仍有持續運作的空間,其中尤以泰國和印尼為甚。主要的不確定性在於美國聯準會升息可能導致的貨幣市場震盪,其可能會影響海外投資人對持有亞洲當地貨幣債投資部位的意願...
本資訊僅供參考,實際數據以官方公佈資料為準。 本站自當盡力為客戶提供正確的意見及消息,但如有錯漏或疏忽,本站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