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列表第76頁
上一篇:政策變化:聯準會提高利率、國會提高支出 下一篇:聯博高收益債券市場展望

面對債市流動性的改變,你的基金準備好了沒?2015/12/21


債券市場的流動性持續下降,每一個投資人都應該審慎看待。然而,流動性風險也可望帶來額外的報酬來源,關鍵在於能否妥善管理。

這就是慎選債券基金經理人很重要的原因。把錢交付給任何人管理之前,投資人或理財顧問必須確保經理人瞭解流動性下降的原因,以及投資流程能否有效管理與日俱增的流動性風險。


選到不適合的經理人,可能會使債券投資組合更難避免流動性下降的影響,當然也無法掌握隨之而來的投資機會。


聯博認為,投資人應該要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流動性下降的原因為何?

對大部分的投資人而言,只要可以快速買賣資產,且價格不會受到明顯影響,就表示該資產的流動性充足。然而,近期要順利完成交易,難度愈來愈高。


許多市場參與者認為流動性下降的主因,在於金融危機爆發後陸續問世的銀行監管法規。這些法案的初衷在於強化銀行的安全性,但這也降低銀行承擔風險的意願。如今,大多數銀行已不再是企業債券的主要買賣對象。過去,銀行買賣企業債券(尤其是高收益債券)具有穩定價格波動度的作用,同時投資人想要賣出企業債券的時候,也理所當然認為銀行會出手承接。


新出爐的法規確實影響市場的流動性供給,但背後的原因不僅於此。投資人湧入相同投資標的,以及採取槓桿操作的風險管理策略日益普及,種種趨勢導致市場對流動性的潛在需求大增,並使得投資人難以穩度短期波動性。


無論如何,這些趨勢導致全球的投資人在同一時間採取相同的行動。在這種情況下,將扭曲資產價格走勢,且投資人可能會發現手中的資產無法在必要的時候變現,並提供流動性。一旦市場面臨衝擊並引發動盪,這些趨勢都可能讓上述情況愈演愈烈。


倘若經理人認為監管法規是造成流動性萎縮的唯一原因,這表示他們見樹不見林,且可能讓投資人的投資組合在市場危機之中變得更加脆弱。


流動性萎縮的同時,投資流程有隨之調整嗎?


流動性無法總是垂手可得,因此經理人最好有長期持有債券的準備,甚至得持有至到期日(圖一)。長期持有債券的前提在於深度分析與審慎篩選,因此投資人必須了解經理人的信用研究流程為何,以及流程如何改變。




此外,經理人應採取多元券種投資策略,降低陷入「交易擁擠」的風險。如此一來,即使交易過度擁擠的信用資產(例如新興市場債券或高收益債券)出現賣壓,經理人也能快速、輕易地轉進投資級債券、或是其他流動性較為充足之券種。


遠離交易擁擠之標的,亦可協助經理人根據投資價值來制訂投資決策,而不是根據其在市場的熱門程度。經理人可藉此運用手中的現金部位,在其他人紛紛求售之際,以更具吸引力之價格進場佈局。


此外,當其他投資人被迫賣出手中資產時,維持靈活彈性並採取逆向投資思考觀點,將成為關鍵的投資優勢。回顧2013年聯準會宣佈將縮減購債計畫,有人趁著市場大舉拋售債券的同時,開始進場撿便宜。當時,進場撿便宜的投資人不但為市場提供了流動性,並因此獲得更高水準的收益機會。


如何因應波動性?

波動性的存在為市場的常態,且當流動性萎縮之際,投資人得準備好迎接更顯著的波動性。對此,經理人能夠做的,就是未雨綢繆。


舉例而言,經理人是否有買入「買權」或「賣權」,亦即以預先決定好的價格在未來買進或賣出資產的權利,以因應流動性引發的市場大幅波動?聯博認為,運用選擇權就好比在晴天買傘有折扣,花點小錢做好事前準備,因為總有一天會下雨。


相反地,倘若投資人一定要等到目睹波動性上升、價格下滑才要脫手,這就好比外頭已經狂風暴雨,才想到要買把雨傘。此時,買傘的價格可能就沒有折扣,而且光是去買傘的路上,就已經淋成落湯雞。


交易員扮演什麼角色?

過去,資產管理公司內部的交易員大多只負責執行交易。然而,隨著銀行退出債券交易,買方交易員的責任也隨之增加。因此,經理人若能與交易員緊密合作,則更能將流動性萎縮,轉化為對自己有利的條件。


另外幾個問題也值得思考:交易員是否積極地參與整個投資流程?是否有能力在流動性欠缺的情況下,發掘流動性來源,並在流動性起伏的環境下掌握投資機會?交易員是否瞭解經理人的投資策略?


倘若經理人無法解答這些問題,最好另覓高人,為投資人管理資產。

上一篇:政策變化:聯準會提高利率、國會提高支出 下一篇:聯博高收益債券市場展望

本資訊僅供參考,實際數據以官方公佈資料為準。 本站自當盡力為客戶提供正確的意見及消息,但如有錯漏或疏忽,本站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紅漲綠跌 綠漲紅跌 回復預設(刪除cookie)